【醫心“衛”您】突破超高齡手術禁區:101歲奶奶“折”了“大腿骨”, 我院成功為其續上“人造骨”!
醫心衛您
突破超高齡手術禁區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
前言
在醫學領域
百歲老人常被視為
手術和麻醉的禁區
近日
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倒
我院骨三科為其診斷為
“右股骨頸骨折”
需要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病例分享
高齡是手術最大的障礙,由于器官功能衰退、手術和麻醉耐受性差、術后恢復慢等原因,90歲以上就已經是手術和麻醉的年齡禁區。然而劉奶奶今年已經101歲,屬于超高齡患者,除右股骨骨折外,還伴有低蛋白血癥、老年性肺氣腫、骨質疏松伴病理性骨折、雙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肝血管瘤、膽囊息肉、過敏性皮炎、低鈉血癥,同時老人嚴重貧血,術中出血極可能發生失血性休克,更棘手的是她脊柱嚴重畸形,只能保持半坐臥位。這一切因素都給手術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面對重重困難,骨三科主任徐馳立即啟動“高齡骨折患者MDT團隊”。經多學科會診,最后得出,憑醫院現有的技術力量、醫療設施與裝備,在醫患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是可能完成手術的。
在手術前,骨三科專門邀請麻醉科團隊對老人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評估,深入制定老人的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保護措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就如同在繪制一幅精密的生命地圖,為即將開展的麻醉精心規劃路線。
手術當日,家屬懷著忐忑的心情將劉奶奶送入手術室。
最終,憑借多學科專家團隊豐富的臨床經驗僅用時70分鐘就順利完成這臺“極限”手術,為劉奶奶完成右側髖關節置換術,術后48小時內老人便能下地活動,疼痛完全緩解。
多學科會診
術后查房
術前麻醉
術后恢復
專業團隊
為您服務
我院骨傷中心為四川省省級重點中醫專科,技術力量雄厚、技術精湛,現有高、中、初級職稱醫護人員81名,其中醫生34人,護理47人,碩士研究生18人。現有床位200張,目前開放床位165張,分別為骨一科(創傷)50張,骨二科(脊柱)50張,骨三科(關節、運動醫學)65張。
開展了四肢關節創傷、骨盆髖臼骨折、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大面積創面修復、手足部畸形矯正、手足功能重建、糖尿病足、手足部損傷、周圍神經血管損傷、人工全髖、半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單髁置換術、髖膝關節翻修術、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脊柱微創手術(PKP、PVP、椎間孔鏡)、肩膝踝關節鏡微創術、四肢骨折內固定術、四肢矯形術、骨與軟組織腫瘤等手術治療。
同時,骨傷科具有明顯中醫特色優勢,開展了中醫正骨療法,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理療、中藥外敷、自制藥酒溻漬、拔罐等傳統治療,長期堅持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科疾病,療效顯著,在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
手術麻醉中心
龍泉驛區中醫醫院手術麻醉中心組建于2023年,現有醫護人員43人,麻醉醫師17人,麻醉護士3人,手術室護士23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5人,2024年已完成麻醉量近13000例,完成80歲以上高齡患者麻醉200多例。“麻醉護航、無痛安康!”目前,手麻中心開展常規手術麻醉外,發揮學科團隊優勢,全力解決骨科、肝膽外科、普外科、心血管介入等學科高齡患者麻醉,為手術患者提供生命保駕護航。開展控制性降壓、超聲及可視化技術、光棒引導困難氣管插管、肺隔離單肺通氣、無痛診療、多模式鎮痛治療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醫院麻醉服務水平,為患者安全增設了屏障,讓越來越多的高齡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完
供稿:況 松、余海濤
編輯:劉羅娜
審核:業務分管領導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