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院內新聞詳細

【醫心“衛”您】我院“低血糖”健康科普講堂開課啦~

發布時間:2024-02-07 10:35 本文來源: 院辦

低血糖


健康科普講堂


注意飲食 | 生活規律  | 合理運動



陳婆婆,79歲,1月前因“低血糖昏迷”在某醫院治療好轉出院,出院后每天按時注射胰島素。

幾天前,陳婆婆受涼后食欲下降,進食量明顯減少,但胰島素劑量沒有及時調整,也沒有監測血糖,時有頭昏、出汗、乏力不適,以為是“感冒”。結果,陳婆婆突然暈倒在客廳,呼之不應,呼救120到達現場,測指尖血糖1.9mmol/L,考慮“低血糖昏迷”,立即予以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后,陳婆婆才逐漸蘇醒。


陳婆婆的案例

是典型的低血糖發作事件

一說到“低血糖”

糖友們都會有很多疑惑

糖尿病不是血糖高嗎

怎么會血糖低呢

糖尿病病人不是血糖越低越好嗎

是不是醫生開錯藥了

不然怎么會低血糖吶


俗話說,高血糖要錢,低血糖要命。如果說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計算的,那低血糖的危害則是按分鐘、甚至按秒計算的。

為幫助糖友們更好地應對低血糖風險,近日,我院內分泌科為糖友們舉辦了一期關于“低血糖”的健康科普講堂,由惠嚴夕醫師為大家分享低血糖的相關知識。期間,病友們積極參與互動,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與體會。

內分泌科主任李潔針對糖友們常見的疑問一一作解答,現場為糖友們監測血糖,并根據每位病友的血糖情況給出個體化治療建議。

   

   在新春來臨之際,科室精心為每位糖友準備了小禮物,祝福糖友們遠離病痛,活出自我的精彩、康樂人生。




低血糖健康科普

01


什么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當血糖<3.9mmol/L時,非糖尿病患者,當血糖<2.8mmol/L時,均可診斷為低血糖。


02


低血糖的表現

通常會有饑餓感,還會出現心慌、手抖、頭昏、眼花、乏力、冒冷汗、面色蒼白,嚴重者還可出現昏迷、心腦血管意外等,甚至危及生命。



03


低血糖常見原因


1. 藥物: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用法不當,最常見的就是胰島素注射時間、注射量不規范,或私自增加口服降糖藥劑量、更換口服降糖藥種類、隨意更改服藥時間等。

2. 飲食:飲食中攝入過少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血糖下降,尤其是長時間禁食或餐后過長時間未進食。過量飲酒,尤其是空腹飲酒。

3. 運動:劇烈活動或活動量超過平常量、空腹運動。


04


低血糖處理原則


記住兩個“15”

意識清醒的病人,立即進食15克含糖食物(如糖水、含糖飲料,或餅干、面包、饅頭等),15分鐘后測血糖一次。

若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離下一次就餐時間在1小時以上,繼續給予含淀粉或蛋白質食物。

若血糖仍在3.9mmol/L以下,再次進食15g含糖食物,15分鐘后再測血糖。

若仍未上升至3.9mmol/L,或有意識障礙的病人,應立即送醫院就診或呼叫120救助。


05


如何預防低血糖


1. 合理用藥: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過量使用。

2. 生活規律:均衡飲食、規律進餐,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保證每餐的營養均衡。定時、定量、定餐,限制飲酒。

3. 運動計劃: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強度,避免過度運動,避免空腹運動。


在新的一年
我院內分泌科將繼續為大家
帶來豐富的健康科普知識講座
干貨滿滿
期待您的參與~


內分泌科

第二次健康科普講堂

講題:骨質疏松,切莫一“鈣”而論

主講人:段正輝副主任醫師

時間:2024年2月下旬(具體時間待定)

地點:中醫院住院部14樓內五科示教室


內五科

科室簡介

內五科(內分泌-神內-腎病科)位于住院部14樓,配有專業醫護人員40名,開放床位50張。






診療范圍



內分泌科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骨質疏松癥及代謝性骨病、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疾病、痛風/高尿酸血癥、肥胖癥、代謝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垂體及下丘腦疾病、腎上腺疾病、水電解質代謝酸堿平衡失常等。

神經內科:腦血管疾病、癲癇、顱內感染、眩暈、多發性硬化癥、帕金森綜合征、癡呆、運動神經元病、失眠、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

腎內科:各種急/慢性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乙肝相關性腎炎、ANCA相關性腎炎等)、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尿路感染、泌尿系結石、各種繼發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痛風性腎病、狼瘡性腎病)等。

西醫技術:腦梗死靜脈溶栓術、腰椎穿刺術、發泡試驗、良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眩暈習服訓練、經皮腎穿刺活檢術、股/頸靜脈置管術、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動靜脈人工內瘺成形術、帶滌綸環的長期導管置入術、內瘺血栓藥物溶栓術,為腎透析的動靜脈造影術及球囊擴張術等技術、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雙C)療法。

中醫特色療法:中藥湯劑、膏方、丸散劑等內治法,中醫穴位注射、中藥穴位貼敷、穴位埋線、中藥直腸滴入/中藥結腸透析、中藥熏洗、中藥塌漬、中藥浴足、針灸、電針、耳針、撳針等中醫外治法。

血液凈化中心開展的血液凈化技術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等多種治療技術。為急性腎衰竭、尿毒癥、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中毒、多臟器功能障礙等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療。

咨詢電話:

028-60659428(住院部護士站)
028-60659427(住院部醫生辦公室)
028-60659267(門診)




- END -


供稿:惠嚴夕

編輯:劉羅娜

審核:李   潔、鄧   偉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醫心“衛”您】我院“低血糖”健康科普講堂開課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