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概況

醫院高速發展期(2018年1月— )

2018年1月,白蘭述任院長。

2018年5月,針灸科和肛腸科被批準為“四川省重點中醫??啤?/span>。7月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12月接受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二級中醫醫院評審。

2019年7月,康復科開科;11月16日重癥醫學科開科。

2019年11月19日,新醫院建設項目正式進場開工

2019年12月,醫院三病區(龍泉驛區廣場巷24號)投運,口腔科和肛腸科搬遷至三病區,醫院編制床位增加至400張。

2020年8月,茍立華任醫院黨委書記

2020年11月13日醫院遷建項目門診醫技樓和后勤綜合樓封頂。

2021年3月,龍泉驛區人民政府、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龍泉驛區中醫醫院三方共同簽署緊密型醫聯體合作協議。

2021年9月,名醫館揭牌開診。

2021年12月,接受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2022年6月,獲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2023年3月,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與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二人民醫院一體化運行。

2023年4月,新院區正式搬遷投運,編制床位1028張。

2023年5月,治未病門診開診、血液凈化室開科;6月健康管理(體檢)中心開科;8月眼耳鼻咽喉科、內五科住院病區開科。

醫院持續發展期(2005年1月—2017年12月)

2006年10月,接受“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復查評審。

2007年7月,陳平任醫院負責人。

2007年12月,醫院成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實習醫院。

2007年,醫院成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輔導醫院。

2008年6月,骨傷科成為“四川省重點中醫??啤?。

2009年6月,開設針灸科住院部,全院開放床位155張。

2010年1月,開放床位200張。8月醫院購置雙排螺旋CT投入使用。

2011年3月,根據全區產科執業機構調整要求,取消產科,新增肛腸科住院部。同月針灸科、肛腸科通過成都市重點中醫??圃u審。6月醫院黨總支成立,陳平任書記。

2011年12月,陳平任院長,陳炫彤任總支書記。

2012年10月,全省首批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新標準”復評審。

2013年6月,針灸科和肛腸科獲批為“四川省重點中醫??平ㄔO單位”,8月老年病科獲批為“成都市重點中醫專科”。

2014年5月,住院部增設內二科(消化內分泌),全院開放床位240張。

2015年6月,陳平任醫院黨總支書記。

2016年,醫院信息化建設全面升級。

2017年6月,驛馬橋婦幼保健院舊址增設二病區,內二科(消化內分泌科)、肛腸科遷至二病區;建設路增設三病區,開設內三科(心腦血管科)病房,全院開放床位340張。

醫院快速發展期(1998年4月—2004年12月)

1998年4月,鄭德永任院長,李世林任黨支部書記。

1998年,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418項/個,診療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300項/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1998年12月,醫院召開首屆職工代表大會。

1999年3月,在區委、區政府和區衛生局的支持下實施人事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行優化組合、競聘上崗,11月獲得“區級文明單位”稱號。

2000年3月,在區委、區政府和區衛生局的支持下,按照“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原則進行工資制度改革,全面實行院內工資制度。

2000年3月,住院大樓落成使用,開放床位110張,設骨科、外科、內兒科和婦產科住院部。

2000年11月,醫院通過“二級乙等”中醫醫院評審,12月正式確定為“二級乙等”中醫醫院。

2002年8月,醫院推行《中高級職稱聘任制度》,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低職高聘、高職低聘、緩聘。

2002年9月,門診綜合大樓落成投運。

2002年12月,醫院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次年2月正式確定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2003年4月,陳平任醫院黨支部書記。

2003年12月,骨傷科確定為“四川省重點中醫??平ㄔO單位”。

2004年,500元以上醫療設備242臺件,職工166人。

醫院發展初期(1989年1月—1998年4月)

1989年,醫院設置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針灸科、皮膚科、眼科、口腔科、手術室、X光室、化驗室、中西藥房等臨床醫技科室,設置住院綜合科,住院床位40張,分設二個門診部(建設路、新驛街),購置了外科、骨科、牙科等醫療器械。

1990年,醫院黨支部成立,1990年1月彭漢懷任書記。

1991年,醫院工會成立,李世林任主席。

1992年11月,醫院住院部分設內科、外科和骨科,床位60張。

1995年,醫院購置300毫安X光機、百盛B超、胃鏡、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

1996年1月,購置華西牌救護車1臺。

1997年,李世林任院長。開放床位60張,職工138人,500元上醫療設備61臺件。

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建立初期(1986年3月—1988年12月)

1986年3月18日,經成都市衛生局批準建立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屬全民所有制,院址遷至龍泉鎮建設路(龍泉鎮龍西村四組),占地2866.6平方米,修建平房120平方米,職工28人。

1986年5月,彭漢懷任院長,李世林任副院長。

1986年,醫院團支部成立,古道珍任書記。

1987年10月1日新建門診樓落成,面積1326.6平方米,分設門診和住院兩部分,住院部病床20張,同時取消原龍柏路口臨時住院部,職工42人。

1988年修建340平方米中藥加工房、庫房和職工宿舍,12月住院部病床增加至30張,500元以上醫療設備4臺件,開展上、下腹部外科手術,職工56人。

龍泉驛區中醫醫院籌建時期(1984年8月—1986年3月)

經區委、區政府批準,1984年8月28日龍泉驛區衛生局制發《關于成立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的決定》,于9月1日正式掛牌服務,同時以龍泉驛區骨科門診部為基礎,抽調區內部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籌建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在新驛街設門診部,在龍柏公路路口租房,設臨時簡易住院部,開放床位30張,有醫務人員16人。

1984年8月至1985年10月,柳曉譚、李世林、李榮光任負責人。

1985年11月至1986年5月,柳曉譚、李世林任副院長。

龍泉驛區骨科門診部時期(1983年5月—1984年8月)

1983年5月27日成立龍泉驛區骨科門診部,5月28日正式對外開展門診工作,屬集體性質,在龍泉鎮新驛街租房一間約40平方米,僅有醫務人員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