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您的位置: 首頁 科研教學健康管理詳細

遭了,嘴巴張不開了,原來是…

發布時間:2024-12-31 15:47 本文來源: 院辦

一張口就痛得遭不住,

 還有彈響,

 鮮香的飯菜吃不了,

 只能嗦面喝粥,太痛苦了

 原來是我們的顳下頜關節紊亂了…


那什么是顳下頜關節紊亂呢?

顳下頜關節紊亂(TMD)是指一組因功能紊亂或病理改變引起的顳下頜關節和相關咀嚼肌疼痛的疾病,具有復雜多樣的臨床表現,其中包括關節痛、咀嚼肌痛、開口受限和關節響聲等癥狀。TMD可分為肌肉源性TMD、關節源性TMD和混合型TMD


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病因

顳下頜關節紊亂(TMD)的發病機制極為復雜,包括牙齒咬合因素、頜因素、肌肉關節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及頸椎病、不良姿勢等多方面因素。


典型癥狀有哪些呢?

1.關節彈響或雜音,張口、閉口時,可聽見關節發出響聲,情況不同,響聲有所不同。關節彈響常見于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的情況,表現為清脆的“咯噔”聲。如果有關節盤的變形或穿孔,可聽見“咔吧咔吧”的破碎音。

2.關節區及咀嚼肌疼痛

3.下頜運動異常,TMD時可導致張不開嘴,進食困難。還有些人是控制張口的肌肉過度亢進,導致張口過度,容易導致下頜脫位,嘴巴閉不上。


頜關節紊亂了怎么康復?

1.物理因子治療: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沖擊波、五官超聲波、超短波、高能量激光治療等,可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

2.口腔運動治療:如張口訓練、閉口訓練、咀嚼肌訓練等,有助于恢復咀嚼功能和關節的穩定性。

3.咬合調整:通過調整牙齒的咬合關系,減輕關節的壓力,緩解癥狀。

4.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劑等,可以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5.心理治療:對于存在心理因素的患者,如焦慮、抑郁等,可進行心理治療,如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等。

6.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過度張口、咬硬物,注意休息等。

7. 手法治療:選擇性被動運動或主動輔助治療,通過拉伸、松動、牽張以及肌肉能量技術,減輕顳下頜關節(TMJ)疼痛、改善TMJ功能,增加TMJ的延展性和穩定性,從而緩解TMJ疼痛、改善TMJ的運動功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康復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注意自我保健,以促進病情的恢復。

                       

如何預防?

  1. TMD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避免咀嚼生冷堅硬的食物如堅果類,進食時,不要張口過大,避免有任何咬緊牙的情況發生,冬季要注意面部保暖。情緒上要放松心情,保持愉悅。

顳頜關節紊亂的治療逐漸從侵入性的手術方法向非侵入性的康復治療轉移,反映了醫學界在患者安全和恢復質量方面的進步。康復治療方法因其療效顯著,痛苦小,恢復快等優勢,備受臨床推崇,其中以生活方式物理因子治療、康復教育為基礎,輔以新興的手法治療、低級激光療法以及沖擊波治療進行綜合治療,效果尤為顯著。尤其是手法治療在提高關節活動范圍、減輕疼痛方面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其有效性已在多個研究中得到了驗證。

如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相關問題,可到龍泉驛區中醫醫院門診四樓/針灸康復門診咨詢康復治療中心主任魏楠楔

參考文獻

[1] Briana J. Burris DDS,Roxanne Bavarian DMD, DMSc,Jeffry R. Shaefer DDS, MS, MPH.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rthropathy[J].Dent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23

[2] Linfeng Lai,Chenyao Huang,Fan Zhou.Finite elements analysi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c in patients with intra-articular disorders[J].BMC oral health,2020

[3] 針刺調脊通督法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臨床療效研究[D].湖北中醫藥大學,2020.

[4] 高爽;馮翠娟.口腔正畸患者顳下頜關節骨關節病的研究進展綜述[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21:4(73-76).

[5] A. Whyte,R. Boeddinghaus,A. Bartley.Imaging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J].Clinical Radiology,2021

[6] 調神止痛法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22.

[7] 任娟;武秀萍;劉寧;郝俊玲;馮晉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咬合特征的初步臨床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22:5.

[8] 端旋法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臨床研究[D].云南中醫藥大學,2020.

[9] 蒙曉明;譚桂萍;艾文杰;陳靈;黃鳳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進展[J].廣西中醫藥,2022:3.

[10] Pawlowska E .Position of the Hyoid Bone and Dimension of Nasopharynx and Oropharynx after Occlusal Splint Therapy and Physiotherapy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2, 11.DOI:10.3390/jcm11174939.

[11] 高玉東.口頜系統功能鍛煉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咬合異常的臨床研究[J].,2023

[12] A Weden,P Bateman,C Gordon,et al.Physiotherapy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United Kingdom practice[D].Oral Surgery,2022

[13] 尹圓圓,李飛,龍鏡亦,.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疼痛患者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進展[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9

[14] A Dixit,A Bhardwaj.KNOWLEDGE OF DENTISTS ABOUT THE ROLE OF PHYSIOTHERAPY IN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2021

[15] 郭惟靜,張哲,劉志明.顳下頜關節骨關節病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24

供稿:魏楠契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遭了,嘴巴張不開了,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