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特色】“網紅酸梅湯”想擁有,但是搶不到?莫慌,龍中醫特色“烏梅飲”來了!
烏梅飲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
繼“網紅酸梅湯”破圈大火后
近期很多來我院的家人們
都問咱們醫院有沒有推出
龍中醫特色“酸梅湯”
答案當然是
我們叫它“烏梅飲”
酸梅湯,自古以來便為上好的夏日飲品。古籍中有記載“土貢梅煎”,是目前有記載最古老的酸梅湯。此外,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鹵梅水”,也是類似烏梅飲的一種清涼飲料。而目前流傳廣泛的烏梅飲是由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稱之為“士貢梅煎”,因其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后來傳入民間,配方在不同地域有所差異。
接下來為您隆重介紹
龍中醫特色“烏梅飲”!
龍中醫特色“烏梅飲”
【組成】
甘草、陳皮、玫瑰花、烏梅、凈山楂等,黃冰糖適量。
【功效】
清暑除煩,生津止渴,輔助降壓、降脂。
【服法一:熬】
1.浸泡:將藥材直接倒入砂鍋(不銹鋼鍋、養生壺皆可,不要用鐵鍋和鋁鍋),加入1000毫升純凈水(加水量可根據砂鍋大小和服用人數適當增減),浸泡20分鐘;
2.煎煮:大火煮沸,小火煎煮20分鐘,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黃冰糖(不加糖的味道偏酸),雖然冰鎮后很爽,但為了您的脾胃,建議自然冷卻后飲用。
【服法二:泡】
直接將藥材放入杯中(500ml以下杯子放一半的藥材,500ml以上的放全部),鮮開水倒入杯中后加蓋燜10分鐘后冷卻飲用。
【注意事項】
1. 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等人群忌食,菌痢、腸炎初期的患者也需忌食;
2. 兒童、腸胃功能不好或者胃酸過多的人群不宜飲用過多。
龍中醫特色“解暑祛濕茶”
【組成】
藿香、炒白術、薄荷、陳皮、黨參等。
【功效】
清熱解暑,益氣生津。
【用法】
我院特別設計了便捷的茶飲包形式,只需開水沖泡,即可享受美味的清涼解暑茶。無論是辦公室、家中還是戶外旅行,都能輕松攜帶,隨時隨地享受清涼。
以上產品均可直接到我院
治未病中心咨詢購買(免掛號費)
更多特色茶飲包、浴足包、香囊
請到治未病中心進一步咨詢
門診一樓治未病中心(兒科旁)
咨詢電話
028-60659164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一杯茶飲,清涼在心
烏梅飲及解暑祛濕湯茶飲包
等你來品!
醫生介紹
治未病中心負責人 主任中醫師
師承全國名中醫、四川省名老中醫陳學忠教授,為成都市名中醫,龍泉驛區名中醫。現任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心腦病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老年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專委會委員,成都中醫病案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龍泉驛區治未病質控中心主任。發表醫學論文十余篇,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研究。
擅 長:咳嗽、失眠、各種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調理。
蔡鑫翼
碩士研究生 中醫師
醫學碩士,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師從四川省名中醫祝朝富教授,主研省部級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4篇。
擅 長:中醫辨證治療體虛、多汗、失眠、更年期綜合征、頸肩腰痛、濕盛、胃脹等亞健康狀態,以及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不良反應的中醫輔助治療。
完
供稿:張 雪、李 芮
編輯:劉羅娜
校對:馮 蓓
審核:業務分管領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