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張某,男,57歲,13天前因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臀部疼痛,以脹痛為主,伴右下肢疼痛、麻木,翻身、起床、行走活動困難,遂由家屬送來我院就診。經骨傷科二科副主任"> 国产swag在线,妻子的诱惑国语版,四虎影院最新网站

科研教學

您的位置: 首頁 科研教學健康管理詳細

【醫心“衛”您】讓我們挺起腰桿,愛自“脊”

發布時間:2024-06-12 11:13 本文來源: 院辦

椎間孔鏡下

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








病例分享



張某,男,57歲,13天前因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臀部疼痛,以脹痛為主,伴右下肢疼痛、麻木,翻身、起床、行走活動困難,遂由家屬送來我院就診。經骨傷科二科副主任石華林詳細查體后,初步考慮患者為“腰椎間盤突出伴神經根病”,結合腰椎核磁共振檢查,明確患者L4/5椎間盤右側突出明顯,嚴重壓迫腰5神經根。

MRI提示L4/5椎間盤右側突出明顯

嚴重壓迫神經根


石主任團隊考慮到患者為中年男性,病程不長,但腰部及右下肢疼痛劇烈,行走困難,右側踇背伸肌力下降至3級,建議患者行微創手術——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進行治療,這種手術方式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優點。
椎間孔鏡髓核摘除微創手術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等共同組成的脊柱微創手術系統。

首先在患者腰部定位后棘突旁開切一個小口長約1-2cm,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壓迫處,精準定位后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根管及椎管擴大成型,擴大狹窄的椎管、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從而減輕或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造成的疼痛。



術中1.5厘米的小切口

取出的4厘米長的髓核

疼痛消失,次日下地


術后患者癥狀恢復良好,腰部及右下肢疼痛不適癥狀明顯好轉,術后第二天可佩戴腰部護具自由下地活動,患者對醫生高超的微創手術技術表示非常滿意。



微創手術對比傳統手術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有微創手術、傳統開放性手術兩種治療方式,傳統開放手術由于創傷大,住院及恢復時間長,且并發癥多,越來越不易為患者所接受。微創手術創口小、安全性高、恢復時間快,并且最大程度保持了脊柱的穩定性,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椎間孔鏡微創術VS傳統開放術

1-2

傷口大小

大于3

約60分鐘

手術時間

約1-1.5小時

出血極少

出血量

出血多

1天左右

臥床時間

7天左右

5天左右

住院時間

14天左右

簡單

術后護理

復雜

效果明確,但存在復發可能

手術效果


效果明確,復發幾率低


石主任提醒道,近年來,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工作壓力和不良姿勢等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越來越年輕化,中醫理論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要以預防為主,平時床墊不宜過軟、不宜讓腰部長期處于同一姿勢、不要彎腰駝背、盡量不彎腰提重物,以減輕腰部負荷。

急性疼痛期患者以臥硬板床休息為主,下床活動時戴腰圍加以保護和支撐,不宜久坐,若病情未見好轉,最好是到醫院請??漆t師明確診斷,再根據病情確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專家介紹



張成勇

骨傷科主任  主任中醫師

現任成都市中醫骨傷專業醫療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四川省醫學會中西醫結合骨科專委會 常務委員;四川省中醫學會骨科康復委員會  常務委員;四川省中醫學會中醫骨傷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老年骨科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骨病骨腫瘤專委會 委員;龍泉驛區中醫骨科質控中心執行主任;龍泉驛區中西醫結合骨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從事骨科臨床工作近30年,曾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骨科、華西醫院附一院骨科、核工業416醫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骨科等進修學習,曾今先后在國家級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擅長:尤其擅長于在骨科:脊柱(腰腿疼痛??疲?、關節、創傷(骨盆、四肢創傷)及骨腫瘤方面的診斷、治療。


石華林

骨傷科二科副主任  主治醫師

現任四川省國際醫促會創傷與骨科專委會委員、龍泉驛區骨科專委會委員、龍泉驛區中西醫骨科專委會委員。

畢業于川北醫學院,本科學歷,曾在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規范化培訓3年,發表論文數篇,專利3項,被評為2020年龍泉驛區“大美醫者”。

擅長:四肢、脊柱骨折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治。


李   戈

碩士研究生 副主任中醫師

現任成都市龍泉驛區中西醫骨科專委會委員。

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骨傷專業,在全國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曾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進修學習,長期從事中西醫骨科的臨床診療工作,對于骨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脊柱疾病及創傷骨折。



骨傷科

簡介

四川省省級重點中醫專科,技術力量雄厚、技術精湛,現有高、中、初級職稱醫護人員81名,其中醫生31人,護理50人,碩士研究生18人。規劃床位204張,目前開放床位153張,分別為骨一科(創傷)51張,骨二科(脊柱)51張,骨三科(關節、運動醫學)51張。
開展了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脊柱微創手術(PKP、PVP、椎間孔鏡)、四肢關節創傷、骨盆髖臼骨折、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大面積創面修復、手足部畸形矯正、手功能重建、糖尿病足、手足部損傷、周圍神經血管損傷、人工全髖、半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單髁置換術、髖膝關節翻修術、肩與膝關節鏡、四肢骨折內固定術、四肢矯形術、骨與軟組織腫瘤等手術治療。

同時,骨傷科具有明顯中醫特色優勢,開展了中醫正骨療法,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理療、中藥外敷、自制藥酒溻漬等傳統治療,我科長期堅持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科疾病,療效顯著,在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




-END-


供稿:文   猛
編輯:劉羅娜
校對:張成勇
審核:業務分管領導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醫心“衛”您】讓我們挺起腰桿,愛自“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