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骨質疏松癥!從骨密度檢測開始
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1億,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骨質疏松患者高達40%到50%。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骨質疏松癥已成為中老年群體的主要疾病之一。
骨質疏松是只有老年人才應該擔心的問題嗎?哪些人容易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危害有哪些?怎樣才知道有沒有患上骨質疏松?患上了骨質疏松該怎能辦?
別擔心,我們一一為您解答。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段。人的骨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代謝,從出生以后,骨量就會慢慢開始累積,25歲-30歲左右骨量會達到峰值,而后就會開始逐漸流失。
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絕經,出現的老年性骨質疏松及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也可能是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或骨腫瘤等疾病導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還可能是由于肢體運動功能受限或者障礙導致的失用性骨質疏松,當然還有一種病因不明的特發性骨質疏松。
1.極易引發骨折,進而引起其它不適
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主要原因是骨量的減少,會引起骨組織結構的改變,從而降低骨的強度,使骨在受到力量時易發生骨折。
較易發生脆性骨折的四個部位,按照發生概率的高低排序,依次為腰或胸椎、髖關節、腕關節、肩關節。骨質疏松癥性骨折一旦發生難以愈合,只有1/3的骨折患者恢復到先前的功能水平,它可導致慢性疼痛、抑郁、殘疾和死亡。椎體壓縮性骨折還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
2.胸、腰椎椎體變形、駝背、變矮
嚴重的骨質疏松,會造成人體胸椎、腰椎椎體的變形,身高減少,腰背變駝。
3.引發全身骨痛
患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骨痛(疼痛通常是翻身、長時間行走后發生,負重后加重)。

確診骨質疏松不要害怕,我們可以早期干預來延緩甚至逆轉疾病的發展,防止并發癥發生。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日常飲食中增加鈣及蛋白質的補充,例如要常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同時要多吃新鮮蔬菜,因為新鮮蔬菜可以向身體供給維生素D及維生素C,而這些維生素在骨骼代謝上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合理補充鈣劑。另外,忌辛辣、過咸、過甜等刺激性食品。
(溫馨提示:根據日常膳食鈣的攝入情況或血尿鈣的檢測結果,合理補充鈣劑,長期大劑量服用鈣劑可能發生高血鈣、異位鈣化等不良反應,因此鈣劑的補充應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煙、戒酒,限咖啡因及限鹽等,長期吸煙、過量飲酒均會損害骨骼健康,增加骨質流失;咖啡因會增加尿鈣流失,影響鈣在腸道中的吸收,但有研究表明,咖啡因攝入量小于等于300mg都是安全的,所以限制咖啡因的攝入是有必要的;鈉鹽的攝取增加會促進鈣的流失,建議每日食鹽不超過6g,老年人不超過5g。
3.保持適當的運動鍛煉
運動刺激可以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建議每周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對股骨頸骨密度最有效的運動類型是不負重的高強度運動(如漸進式阻力力量訓練),而多種運動類型的混合對腰椎骨密度最有效。
4.預防跌倒
大多數骨質疏松性骨折是由摔倒引起的,對擁有個人跌倒史、肌肉無力、步態不穩、使用藥物(如麻醉鎮痛藥、抗驚厥藥、苯二氮卓類藥物和抗抑郁藥)、家庭危害、視力缺陷跌倒等跌倒風險的患者,可以通過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加強下肢肌肉訓練及平衡力、避免使用上述藥物、視力評估和矯正,使用輔助設備(如手杖、助行器)、穿合身的衣物及鞋等來預防跌倒的發生。
5.適當曬太陽
中國人飲食中所含維生素D非常有限,經常接受陽光照射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促進鈣質吸收。
6.中醫治療(辨證施治+中藥治療+針灸治療)
辨證施治:主要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活血祛瘀、滋補肺腎、壯骨生髓為主要基本治法。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