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您的位置: 首頁 科研教學健康管理詳細

今天是【世界癌癥日】關于“腎癌”你了解多少?

發布時間:2023-02-04 17:28 本文來源: 外科

世界癌癥日是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于2000年發起的,活動時間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導新的方法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癥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
一組

數據

2022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癌癥發病新發病例406.4萬人,而因癌癥死亡的人數是241.4萬人。

從具體癌癥類型看,肺癌在男性中最常見,約占男性癌癥的24.6%(54.98萬),而乳腺癌在女性中最常見,占新發癌癥總數的16.72%(30.6萬)。


有一種癌癥
常常會被大家忽視!!!
那就是:腎癌!
它是泌尿系統致死率
最高的惡性腫瘤


什么是腎癌?
腎癌,又稱之為腎細胞癌,是發生于腎實質的惡性腫瘤大體上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腰子”上長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疙瘩,腎細胞癌發病率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在泌尿系統腫瘤中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卻是泌尿系統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國家癌癥中心的最新癌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腎癌發病率為4.99/10萬,其中男性腎癌發病率為6.09/10萬,女性腎癌發病率為3.84/10萬, 2015年我國新發腎癌為66.8萬例,死亡人數為23.4萬人,發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
腎上為什么會長瘤子?
其中腎癌的病因學尚不明確,與遺傳、吸煙、肥胖、高血壓及抗高血壓藥物等有關。大部分腎細胞癌是散發性的非遺傳性腎癌遺傳性腎癌占2%-4%,吸煙和肥胖是目前公認的腎癌危險因素,因此減少吸煙及控制體重是預防腎癌發生的重要措施。
腎癌有什么癥狀?
早期腎癌多無臨床癥狀。?

晚期腎癌可出現血尿、腰痛、腹部腫塊“‘腎癌三聯征”,但僅占6%-10%。

無癥狀腎癌的發現率逐年升高,目前約占60%。

有癥狀的腎癌患者中10%-40%出現副瘤綜合征,即腎癌患者出現一系列由腫瘤引起的全身性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異常,與遠處轉移、感染、營養不足和治療無關,包括貧血、高血壓、發熱、肝功能異常、高鈣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等。

有癥狀的患者中約30%腎癌患者表現轉移灶癥狀,如骨痛和持續性咳嗽等。
通過什么檢查可以發現腎癌?


1、超聲: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提供腫塊的血供信息在檢測下腔靜脈癌栓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5%和96%。

2、CT:CT必須包括平掃和增強CT。能夠明確對側腎臟的形態,評估對側腎功能、腫瘤浸潤程度、靜脈是否受累、區域淋巴結是否增大及腎上腺和其他實質器官情況。

3、核磁共振(MRI):MRI對于造影劑過敏、妊娠以及年輕患者擔心輻射者,可選擇增強MRI替代增強CT ,MRI能夠對靜脈是否受累及其程度進行評價,對下腔靜脈癌栓的敏感性為86%-94%,特異性為75%-100%

4、腎腫瘤穿刺活檢:對于準備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無須行腎腫瘤穿刺活檢腎腫瘤穿刺活檢主要應用于以下情況:①對于擬積極監測的、小的腎臟占位性病變患者②在進行消融治療前明確病理診斷③對于轉移性腎細胞癌在進行靶向治療或放化療前明確病理診斷。
發現腎癌應該怎么辦?
發現腫瘤,就要及時積極地治療,對于大多數腫瘤而言,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手段。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局限性腎癌首選的治療方法,目前局限性腎癌的手術治療主要包括:根治性腎切除術(Radical nephrectomy,RN) 、腎部分切除術(Paltial,nephreectomy,PN),局限性腎癌患者通過手術可獲得治愈局部進展期患者術后存在復發可能,需要進行輔助治療。
1)腎部分切除術
即完整切除腫瘤保證切緣陰性,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腎單位的功能,避免近期和遠期并發癥。

2)根治性腎切除術

根治性腎切除術是公認能治愈腎癌的方法。

目前選擇的手術方式:開放性手術、腹腔鏡手術、單孔腹腔鏡手術、切口腹腔鏡輔助手術、機器人鋪肋腹腔鏡手術等在內的微創手術。

晚期/轉移性腎癌如何治療?
晚期/轉移性腎細胞癌以全身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原發灶或轉移灶的姑息手術或放療。

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治療需全面考慮原發灶及轉移灶的情況、腫瘤危險因素評分及患者的體能狀況評分,選擇恰當的綜合治療方案。轉移性腎細胞癌全身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化療對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多與免疫藥物聯合進行試驗性治療,放療主要用于骨、腦轉移、局部瘤床復發、區域或遠處淋巴結轉移患者,可達到緩解疼痛、改善生存質量的目的,但應當在有效的全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可使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獲得明顯的生存獲益。
腎癌治療后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
其實不是!

腎癌的治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術后的隨訪。

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檢查是否有術后并發癥、腎功能恢復情況、是否有腫瘤復發轉移等。

治療后常規隨訪的腎癌患者較沒有進行常規隨訪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長的總生存時間。

每個患者隨訪的周期可能有所區別,但是總體上來說,第一次隨診一般在術后4~6周進行,包括血常規、血生化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胸腹CT)檢查等,主要評估腎臟功能恢復狀況以及有無手術并發癥。
腎癌該怎么預防?
腎癌與吸煙相關性較高,日常生活習慣中注意不抽煙或戒煙。

肥胖人群腎癌發病率相對較高,因此要注意鍛煉身體,適當控制體重。

高血壓患者要及時調節血壓至理想狀態。

對于有家族史的人來說,更應注意積極進行篩查或評估。

學習腎癌癌的醫學知識,了解病情,積極治療。


泌尿外科醫生提醒




腎癌是泌尿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不斷上升,腎癌并不是無藥可救。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對個人而言,更需要“良好生活習慣+科學預防”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遠離癌癥的威脅。

參考來源:《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科普專家介紹??????

(往下滑動查看更多詳情)



彭成華

(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系,師承全國著名男科專家、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常德貴教授、吳天浪教授,四川省第五批全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

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分會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男科分會青年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基層防治學組委員、中國性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委員、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委員、四川省性學會男性專業委員會第三、四屆委員、四川省中醫藥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成都市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泌尿外科及男性生殖疾病臨床研究,擅長于中西醫結合治療男科疾病及泌尿外科、男科疾病手術治療;熟練開展腹腔鏡、膀胱鏡、輸尿管硬鏡、經皮腎鏡及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鏡技術、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等。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今天是【世界癌癥日】關于“腎癌”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