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從發展到現在已有幾千年歷史了,但還是有部分國人對針灸的“誤會”還挺大,本期就給大家擺一下,針灸的常見誤區以及運用針灸治療的疾病有哪些。
通常我們說的“針灸”其實是針刺和灸法的統稱,但是有時我們狹義上把“針灸”理解為針刺,如果醫生告訴你說針灸一下,可能只是針刺,也可能是針刺和艾灸一起使用。
可能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覺得針刺肯定是扎得越多越好,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針刺是根據經絡理論進行辨證取穴,和方劑配伍的原理相似,不同的穴位配伍對相同疾病具有不一樣的效果。比如都是腰痛,疼痛的部位不一樣,取穴就會有所不同,也不是“哪兒痛扎哪兒”就可以好,所以,下次去扎針的時候,千萬不要跟醫生說:來!給我多扎幾針!這樣的要求其實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真正的針灸醫生,常常是以取穴少而精、療效好來獲得患者的認可。
針灸除了在治療一些慢性病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外,還在治療急性扭傷,如落枕、急性腰扭傷、踝扭傷、急性胃腸痙攣等疾病時有奇效。
有一些患者在針刺時總是希望醫生能夠扎深一點,以為這樣就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針刺深度是根據穴位所在人體的位置來決定的,如在上背部的背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腎俞),眼周部的穴位(如:精明穴),在頸后部(如:風池穴、風府穴、啞門穴)等,這些穴位取穴時要嚴格控制針刺深度,避免出現氣胸,刺中內臟、眼睛、延髓等情況。當然,一些穴位也需要通過深刺來獲得針感(如:環跳穴、秩邊穴),這需要醫生判斷是否適合深刺。
說了以上一些針灸的常見誤區,接下來就說說針灸到底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其實,早在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向全世界推廣了針灸治療的43種疾病,在這里,將針灸治療效果較好的總結為以下幾點。疼痛類疾病
這一類疾病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比如:頸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落枕、急性踝關節扭傷、膝關節炎、腱鞘炎、偏頭痛、網球肘、筋膜炎、癌性疼痛等各種疼痛類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的疾病主要有中風后遺癥、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主要有絕經前后諸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胎位不正。近些年,隨著不孕不育的機率增加,針灸在輔助生殖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有研究表明[1]:針灸療法可以改善卵子質量,通過調節內源性系統,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緩解焦慮抑郁情緒。也有研究表明[2]:針灸在改善卵巢早衰,增加受孕機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療效。兒科疾病
由于針刺具有一定的疼痛性,一些小朋友或者家長不太能接受,但我們可以運用推拿、艾灸、耳穴的方法來治療小兒呼吸和消化系統疾病。其常見病主要有感冒、發熱、咳嗽、消化不良、腹瀉、便秘、肌性斜頸。此外,推拿對小兒腦癱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內科相關疾病
內科的疾病中主要有急性胃脘痛、急性胃腸炎、胃腸痙攣、類風濕關節炎、失眠、肥胖、尿潴溜、穩定性心絞痛,戒斷綜合征,放化療后不良反應。
[1]宮藝,李建,劉承東,常惠,高敬書,張多加,吳效科.針灸在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40(09):1144-1149.
[2]房繄恭,陳瀅如,王飛,楊莉.預針刺干預卵巢早衰24例[J].中國針灸,2017,37(03):256-258.DOI:10.13703/j.0255-2930.2017.03.009.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針灸科是四川省中醫重點專科、龍泉驛區中醫針灸專業質控中心,科室技術力量雄厚,有龍泉名中醫1名,副主任醫師3名,中級職稱10名,治療師4名,碩士研究生8名,國家級及省級專委會委員6名。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項,發表高質量論文數十篇。擁有國內外先進設備:沖擊波、高能量激光治療儀、中低頻疼痛治療儀、超聲波治療儀、微波治療儀、骨質疏松治療系統、臭氧治療儀、蠟療儀及各類中風康復訓練設備。擅長現代針灸治痛技術,廣泛帶動全區各醫療單位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如:浮針、董氏奇穴、刃針、小針刀、穴位埋線等。對頸、肩、腰、腿等運動系統病癥;肥胖、失眠、痛經等內分泌系統病癥;慢性胃腸炎、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直腸炎等消化系統病癥;帶狀皰疹、頭痛、面癱、面肌痙攣、中風、耳鳴等神經系統病癥療效顯著。新醫院建成后將有床位100張,門診診室面積達 500平方米,將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