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您的位置: 首頁 科研教學健康管理詳細

【科普天地】牙齒掉了怎么辦?選擇哪種補缺牙方式比較好?

發布時間:2022-04-25 17:24 本文來源: 院辦

牙齒掉了應該怎么辦?

如果發現牙齒掉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請牙醫及早采取補救措施(當然幼兒換牙除外)。

最常見的修復缺失牙的方法有三種,即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它們各有所長。


活動義齒

它由卡環(老百姓俗稱"鋼絲鉤")、基托、人工牙、支托組成,其原理是通過卡環"鉤住"剩余牙齒以穩定假牙,基托連接人工牙以修復缺失。因為有一個“膠托板”,所以剛佩戴時會有異物感,不舒服;另外,活動假牙每天必須取下清潔刷洗,吃飯時容易卡東西,晚上睡前也必須取下,不可戴牙入睡。可見,活動義齒缺點較多,麻煩不少。

固定義齒

牙科醫生稱之為"固定橋",老百姓多稱其為"烤瓷牙"。具體做法是把缺失牙兩邊的健康牙磨小,變成"橋墩",然后做牙套套住兩邊磨小的牙齒,幾個牙連在一起(又稱橋體),這種方法無需每天取下來清潔,咀嚼功能較強,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即為了修復缺失牙,需要磨削兩邊的健康牙齒,遠期會發炎會疼,實在可惜。

種植義齒

老百姓稱之為"種植牙",其原理是在缺失牙的部位將純鈦的種植體植入牙床內。3個月后,在種植體上安裝牙冠或牙橋,其結構與感覺類似于天然牙齒,無需取戴,咀嚼功能強,既克服了活動義齒的不美觀、不舒適、每天需清洗的缺點,又不需要磨削缺牙部位相鄰的健康牙。目前這種鑲牙法,成為口腔醫學界公認的缺失牙的首選修復方法。


種植牙是什么?

牙齒種植也叫人工種植牙,并不是把拔掉的自然牙種在缺牙區域,也不是埋下一顆種子慢慢長成一顆牙齒。而是將人工牙根植入我們的骨頭后(類似我們預測的牙根),上端連接烤瓷或全瓷牙冠,恢復牙齒咀嚼功能的方法。


種植牙


拔牙3個月后,建議到醫院復診,醫生會根據綜合情況決定手術方案,安排第一次手術,也就是種進我們的”牙根“;大概3個月左右,安排第二次手術“戴牙套”,到此整個治療就全部結束。

種植牙可以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容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患者的首選修復方式。因為不傷害其他牙齒,已被口腔界公認為缺牙的首選修復方式。


種植牙到底痛不痛呢?

其實種植牙和我們的拔牙是恰好相反的操作,局麻后我們局部是沒有痛覺的,而且手術時間較短,大多數患者都不會有不適感。




口腔科簡介

口腔科現有醫護人員12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3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人;科室醫務人員基礎知識全面、專業技術精湛、敬業精神良好,多進修深造于三甲口腔醫院。科室現有設備:大視野CBCT一臺,數字化牙片機一臺,種植機一臺,牙科顯微鏡2臺及熱熔牙膠充填儀等設備。

開展業務:齲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粘膜疾病的診治;局部活動義齒、全口義齒、吸附性義齒、固定義齒的修復;兒童及成人的正畸治療;各種牙的拔除、微創拔牙、頜面部外傷、頜面部良性腫瘤的治療;缺失牙的即刻種植,常規種植等。


聯系電話:

028-68284922

028-60613278



擬稿:趙   玲

編輯:劉羅娜

審核:卓祥春段紅玲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科普天地】牙齒掉了怎么辦?選擇哪種補缺牙方式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