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您的位置: 首頁 科研教學健康管理詳細

突破高齡禁區,我院骨科成功為百歲老人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發布時間:2022-06-06 10:00 本文來源: 院辦



2022年4月9日,鐘某,女,101歲,因“摔傷致左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4+小時”入住我院骨傷科。

入院后,通過詳細的查體及相關輔助檢查,鐘奶奶被診斷為“1.左股骨頸骨折GardenⅢ型 2.高血壓性心臟病 3.中度貧血 4.肺部感染5.室性早搏合并二聯律 6.電解質代謝紊亂 7.乙肝病毒攜帶者 8.骨質疏松癥 ”。

據了解,鐘奶奶10+年前曾因右側股骨頸骨折,在我院骨傷科行右側人工半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非常成功,不幸的是鐘奶奶這次又因摔傷導致左側股骨頸骨折。然而,這次住院鐘奶奶已經101歲高齡,合并多種內科疾病,身體狀況大不如十年前,手術風險很大。

是為鐘奶奶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可以讓她早期下地行走,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方便家屬照顧,如果選擇保守治療,鐘奶奶會長期臥床,短時間內不能下地行走,容易導致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經過與家屬充分溝通,家屬表達出強烈的手術愿望。

我院骨科徐馳主任表示,“股骨頸骨折是常見的老年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常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骨骼強度下降合并外傷引起,鐘奶奶已經101歲高齡,合并基礎疾病較多,手術風險性較大,需要聯合重癥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協作,才能為鐘奶奶實施手術,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手術前,骨科邀請了重癥醫學科、心內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進行多學科病例討論,經過多次評估、會診及積極治療后,骨科團隊認真分析了鐘奶奶的病情,進行了術前討論,對圍手術期手術風險進行了評估,并規劃手術實施方案和手術突發應急預案。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后,于2022年4月20日在氣管插管靜脈全身麻醉下,徐馳主任及其團隊為鐘奶奶實施了“左側人工半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后第3天鐘奶奶就下地開始走路了!目前鐘奶奶已經回到家中休養一個多月了,我們電話聯系了鐘奶奶的家人,得知鐘奶奶目前恢復很好,鐘奶奶的家人對我們醫院和骨科團隊表示非常感謝!后期我們也會對鐘奶奶的恢復情況進行定期隨訪和關注。

術前X片

術后X片


術后行走


徐馳主任表示:“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本身手術技術很成熟,但高齡患者往往合并多種內科疾病,突發意外的風險系數增加,多學科協作是確保患者手術成功的關鍵,也是加速康復理念在我院能夠順利推行的保障!


溫馨提示:

4月20日起,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四川省落地執行,此次國家組織集采的人工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0.7萬元左右,人工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0.5萬元左右,平均降價達82%。這無疑是患者的福音,我院嚴格落實國家集采政策,第一時間讓患者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我們將繼續一如既往地為老百姓的健康服好務!



專家介紹

徐馳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骨科副主任。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現任四川省老年醫學會健康管理專委會委員、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痹癥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老年醫學會運動醫療專委會委員、龍泉驛區骨科質控中心專家、龍泉驛區運動醫學質控中心專家。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成都市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承擔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  

擅長領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重度髖、膝關節炎、骨與軟組織腫瘤、半月板損傷等膝關節疾病;擅長髖、膝關節置換術、四肢骨折內固定術、關節鏡手術及在髖膝關節翻修術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骨傷科

四川省省級重點中醫專科,技術力量雄厚、技術精湛,現有高、中、初級職稱醫護人員55名,其中醫生21人,護理31人,康復治療師3人,碩士研究生11人。現有床位97張(新醫院設置床位208張,分關節外科、脊柱外科、創傷外科)。開展了人工全髖、半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單髁置換術、髖膝關節翻修術、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術、創傷內固定術、四肢矯形術、脊柱微創手術(PKP、PVP、椎間孔鏡)、膝關節鏡、皮瓣轉移、斷肢再植、骨與軟組織腫瘤等手術治療。

聯系電話:028-68284007

028-60633492



擬稿:文   猛

編輯:劉羅娜

審核:徐   馳、段紅玲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突破高齡禁區,我院骨科成功為百歲老人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