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栓日】警惕“沉默殺手”靜脈血栓栓塞癥!
2022年10月13日是第九個世界血栓日。中老年健康重點,血栓就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大敵。
簡單地說,就是血管內血液凝結而成的血凝塊。由于血流被血栓阻斷,如果不得到及時治療,血栓就會向血管的近遠端蔓延,癥狀加重。血液在血管內不停流動,為什么會凝固成栓呢?血栓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血管內膜的損傷、血液的高凝狀態、血液的流速變慢。
什么是血管內膜的損傷呢?什么又是血液的高凝狀態呢?打個比方吧,血管就好比是下水道,如果管道內壁很光滑,沖下去的水流很快,并且水很清,那這個下水道就不容易堵塞。但是如果情況相反呢?下水道坑坑洼洼,水流很慢,我們還再往里面倒點稀飯,摻點垃圾,那這個下水道不堵塞才怪。同樣的道理,如果血液和血管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也就容易堵塞,導致血管內血栓的形成。
血栓性疾病可以分為兩大類: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動脈血栓主要為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周動脈疾??;靜脈血栓主要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其中,靜脈血栓的發病率是動脈血栓的4倍。
目前心肌梗死、腦梗塞、上下肢動靜脈栓塞等血栓性疾病近年來逐漸增多。據統計因血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1%,遠超過腫瘤、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在臨床上,大多數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在手術、分娩、外傷、化療后的臥床病人,也就是多能發現明顯誘因。如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成形術等術后。而19%—30%的深靜脈血栓發生于惡性腫瘤患者,以肺癌最常見。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