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衛”您】創傷小、恢復快!關節鏡下微創行腘窩囊腫切除+膝關節外側半月板修補成形術
醫心“衛”您
關節鏡下微創行腘窩囊腫切除+膝關節外側半月板修補成形術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
病例分享
張某,女,70歲,自訴于入院1天前出現右膝部疼痛,疼痛能忍,可站立行走,后前往私人診所行治療后,癥狀未見好轉,晚上疼痛明顯加重,行走困難,屈伸活動明顯受限,休息后無緩解,故至我院就診。
接診的簡強醫師經查體并完善檢查后,確診為:
1. 右側腘窩囊腫;
2.右膝外側半月板損傷(III°);
3.右膝十字韌帶損傷。
術前核磁共振提示腘窩巨大囊腫
膝關節外側半月板損傷(III°)
針對右側腘窩囊腫,常規手術通常采取膝關節后側大S切口將囊腫切除,不僅創傷大,切口不美觀且復發率高,囊腫雖切除了,但膝關節疼痛依然存在,尤其對于女性患者來說,膝關節后方切口疤痕太大,不美觀。
針對這些治療弊端,骨三科(關節、運動醫學)徐馳主任帶領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分析討論后,決定采用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
在醫生的細心講解下,張女士了微創手術治療,由劉志強、馮超醫生擇期為張女士在關節鏡下行右膝腘窩囊腫、增生滑膜切除+半月板損傷修補成形術。
術中關節鏡下切除腘窩囊腫
修補成形外側半月板
術中通過3個僅0.5cm長的微創切口,在膝關節鏡下成功切除了腘窩囊腫,并修補成形外側半月板,快速恢復膝關節半月板穩定性,安全、有效地解決了張女士的困擾。
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膝關節功能明顯改善,同時由于是微創手術,患者恢復迅速,術后第二天就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屈伸活動、肌肉力量等方面康復訓練,患者對手術結果表示滿意。
健康科普
1.膝關節的組成
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運動關節,其功能如同鉸鏈。膝關節主要由股骨、脛骨和髕骨,以及其周圍的關節囊、肌肉、肌腱、韌帶包裹連接組成。這些連接結構給膝關節提供穩定性以及靈活的關節功能。
2. 什么是腘窩囊腫
腘窩囊腫指膝關節后方腘窩深部滑囊腫大或膝關節滑膜囊向后膨出的統稱。腘窩囊腫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后天性的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無菌性炎癥等引起。有部分患者是并發于慢性膝關節病變,如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有關。最常見的腘窩囊腫系膨脹的腓腸肌、半膜肌肌腱滑囊,該滑囊經常與后關節囊相通,臨床上多見于中年以上發病率最高。
3. 腘窩囊腫的臨床表現
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膝關節后側或后內側疼痛,或脹痛感;關節僵硬;觸摸關節后方彈性包塊;經過醫生查體或超聲,核磁共振等輔助檢查可確診。
4. 腘窩囊腫需要開刀切除嗎
傳統囊腫切除術,膝關節后方較大(10cm)左右切口,缺點是手術創口較大,瘢痕影響美觀,術后恢復緩慢,易復發。
傳統切口
微創切口
關節鏡手術:
(1)在直視下顯露囊腫蒂部,完整切除囊壁,可同時處理關節內存在的其他位置病變,手術視野清晰,能避免損傷腘窩區域的神經和血管,極大降低術后復發風險,從根本上治療疾病。
(2)手術創口創傷小、對關節功能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康復后無明顯疤痕,為腘窩囊腫的治療開辟了新思路。
目前
我院骨三科已常規開展
肩、膝、踝關節鏡相關手術
技術成熟
能為更多的骨關節
運動損傷的患者提供
優質、安全、有效的診療服務!
專家介紹
徐 馳
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現任四川省老年醫學會健康管理專委會委員、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痹癥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老年醫學會運動醫療專委會委員、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骨與軟組織腫瘤專委會委員、成都市龍泉驛區骨科質控中心專家、成都市龍泉驛區運動醫學質控中心專家。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成都市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個人、成都市龍泉驛區衛健局第三屆、第四屆“最美醫者”等榮譽稱號,發表SCI論文1篇,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承擔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
擅 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重度髖、膝關節炎、骨與軟組織腫瘤、半月板損傷等膝關節疾病;擅長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術、四肢骨折內固定術、關節鏡手術。
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吉林大學,曾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四川省人民醫院、 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運動損傷科(關節鏡治療)進修學習,現任龍泉驛區運動醫學專業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擅 長:骨關節炎、四肢骨折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肩、膝、踝等關節疾病的診治。
馮 超
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
專業團隊
為您服務
骨傷科
我院骨傷科為四川省省級重點中醫專科,技術力量雄厚、技術精湛,現有高、中、初級職稱醫護人員81名,其中醫生34人,護理47人,碩士研究生18人。現有床位200張,目前開放床位165張,分別為骨一科(創傷)50張,骨二科(脊柱)50張,骨三科(關節、運動醫學)65張。
開展了四肢關節創傷、骨盆髖臼骨折、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大面積創面修復、手足部畸形矯正、手足功能重建、糖尿病足、手足部損傷、周圍神經血管損傷、人工全髖、半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單髁置換術、髖膝關節翻修術、脊柱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脊柱微創手術(PKP、PVP、椎間孔鏡)、肩膝踝關節鏡微創術、四肢骨折內固定術、四肢矯形術、骨與軟組織腫瘤等手術治療。
同時,骨傷科具有明顯中醫特色優勢,開展了中醫正骨療法,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理療、中藥外敷、自制藥酒溻漬、拔罐等傳統治療,長期堅持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科疾病,療效顯著,在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
END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