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技術】運動醫學-關節鏡下微創行膝關節后交叉韌帶重建術
運動醫學
關節鏡下微創行膝關節后交叉韌帶重建術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
病例分享
李先生,男,43歲,3+月前因騎電瓶車撞于大貨車上致傷,當即感到右膝部疼痛,休息后右膝疼痛腫脹進行性加重伴活動受限,到我院進行MRI檢查后,發現右膝后交叉韌帶損傷,遂收住院治療。
接診的王翔副主任醫師經詳細查體并結合影像報告,確診為:
1. 右膝陳舊性后交叉韌帶斷裂;
術前核磁共振提示膝關節后交叉韌帶斷裂
王翔醫生解釋道,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副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主要癥狀是關節疼痛、腫脹行走不穩、易摔倒,通常需要外科手術重建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王醫生細心講解下,李先生希望有更好的肢體功能,于是選擇了微創手術治療。
取自體肌腱、編織新肌腱
術中精細操作,重建膝關節穩定性
手術過程順利,膝關節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膝關節穩定完全恢復;同時微創術后患者恢復極快,術后第二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屈伸活動、肌肉力量等方面康復訓練,取得滿意的效果。
健康科普
什么是后交叉韌帶?
后交叉韌帶(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即后十字交叉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后方,斜向前上內方,附于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是影響膝關節穩定的重要因素。
后交叉韌帶損傷特點
為強大暴力所致,PCL損傷在所有膝關節韌帶損傷中占3%~20%,是膝關節屈伸及旋轉活動的主要穩定結構,不僅造成關節直向不穩,還可導致膝關節旋轉不穩,癥狀主要有膝關節異常聲響、疼痛、急性腫脹、膝關節不穩。
什么是韌帶重建?
韌帶重建是重新做一條前或后交叉韌帶來代替病人原來的韌帶。韌帶替代品有自體肌腱、異體肌腱、人工韌帶、骨-腱-骨、腱-骨。自體肌腱取自病人體內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目前臨床醫師的觀點均認為自體肌腱重建對患者膝關節損傷最小、效果最理想。
關節鏡手術的優勢
由于膝關節交叉韌帶一旦斷裂自發吸收而無法縫合修復,所以都采取重建手術。隨著關節鏡技術的發展,關節鏡技術已經成為骨科及運動醫學的重要手術方式,膝交叉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均可在關節鏡下實施,具有損傷小、出血少、并發癥少、恢復快,有利于早期康復訓練等優勢。
徐馳主任提到
關節鏡手術目前主要用于膝關節半月板成形、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術、膝關節內游離體取除術、骨關節炎膝關節清理術、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肩袖修補術、肩峰成型術、踝關節滑膜切除術、踝關節軟骨損傷清理術、踝關節囊腫切除術、跟腱斷裂修補術等等。
我院骨三科(關節、運動醫學)已常規獨立開展肩、膝、踝關節鏡相關手術,技術成熟,能為更多的骨關節、運動損傷的患者提供優質、安全、有效的診療服務!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